编者按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阜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办于1956年,1984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教育学院,1998年始办高等职业教育,2001年改制更名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目前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示范校、高职教育发展标杆校、校企合作典型示范校、安徽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唯一一所火箭军、军事航天部队和信息支援部队定向培养军士院校。
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三教”改革,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培训地域性、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打造职业教育服务地区发展的阜阳样本,擦亮“阜阳职教”的“金名片”。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牵引,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努力实现学校专业内涵建设的“小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大逻辑”同频共振。
通过撤销、合并、新增、改造,学校现设专业40个,涵盖农林牧渔、食品药品与粮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材料与能源、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旅游、医药卫生、教育与体育、轻工纺织等12个专业大类。学校建有10个专业群,其中包括8个国家级重点专业、骨干专业,12个省级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和阜阳市“6849”产业布局的专业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
2024年,学校毕业人数6296人,截至目前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6.97%,安徽省内就业率82.72%,阜阳市内就业率61.38%,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均处于前列。学校连续两年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6项。一名学子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

2024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立足“双元”培养,即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与行业领军企业专业共同制订、所有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开发团队中至少有1人为企业人员,校企双元开发教材超过学校专业总数量的1/3。
在“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30个,与12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有154家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牵头成立阜阳职教集团,获批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与中建设计研究院、上海大学共建全国BIM技术应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京东集团共建数字商务产业学院,建成仓配客一体化产教融合基地;与上海交大第九人民医院共建3D医学打印技能实训中心。与中科宽智共建光伏产业学院、智能光伏清扫机器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光伏一体化研发中心等;与奇安信集团共建省级开放性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与焦陂酒业合作立项省级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绿色智能建造、数智财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后端人才培养、海洋高端装备、智能供应链、尺寸数字艺术等7个产业学院,其中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获省级立项。

阜阳职教集团举办职业教育助力“6849”产业高质量发展讲座

学生操作医学3D打印机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产业学院办在产业园区、把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学校与比亚迪、理想汽车、海尔空调等10余家单位开展订单人才培养,与用友网络科技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项目,入选安徽省第一批专项培养计划并推荐教育部。学校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与我们合作的昊源化工等5家企业被授予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典型企业。

教师在汽车实训室为学生现场教学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区域发展、赋能产业振兴,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出彩人生。目前,已累计为部队培养定向军士生1432人,为阜阳市培养定向乡村教师1607名,培养定向免费医学生、乡村医生700余人,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录取“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学历提升定向培养招生760人。
学校以教学研究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2021年,学校顺利通过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复核,在同批院校中位列第一。学校为省“三教”改革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
两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特等奖1项。立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8项。获安徽省首批“六百工程”教学创新典型案例项目1项。2024年,立项现代产业学院7个,博士工作室10个、“六百工程”培育项目12个。我们积极推进落实“书证融通”,现有26个“1+X”证书试点,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试点工作荣获全国优秀单位和通过率领先考点。全校在校生有3153人取得了“1+X”证书。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智能制造加工实训

学生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园艺生产实训基地
同时,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能力水平,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高地。
两年来,学校承办国际级赛项1项,国家级赛项1项,省级赛项18项,办赛经验不断丰富。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国际级奖项4项,国家级奖项159项,省级奖项519项。其中,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获金奖1项、铜奖4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学校承办第五届安徽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学校将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为阜阳加快推进技工强市建设、加快实现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本强市迈进提供人才支撑。
来源:中华职业教育社